香港耗水量惊人,部分人归咎于港人的用水习惯,但另一原因原来是水管老化问题日趋严重,引致爆水喉或渗漏。当前,全港仍有54%老化水管、约1,620公里未完成修复,包括港岛东区多个地区西湾河、铜锣湾及北角等,多条水管的复修工程仍未展开,导致香港去年就有1.3万宗水管渗漏个案。尽管水务署已经分阶段更换“老爷”水管,但要待2015年始能完成所有工程,未来5年该部分地区的居民仍要饱受随时爆水管、漏水的威胁。
据香港文汇报报道,香港水务署资料显示,全港供水网络全长7,800公里,大部分埋于地下,大批水管已铺设逾30年,由于水管老化,导致水管爆裂和渗漏的次数增加,对市民造成不便,并使珍贵的食水流失,而过往进行的零碎及小规模水管更换工程并不奏效。最新一份的审计报告指出,去年香港有1.3万宗水管渗漏个案,全港私人及公共屋恏更浪费1,763万立方米食水,若按表收费水费高达8,000万元。
水务署虽然于2000年起提出分15年推展“更换及修复水管计划”,斥资约228亿元全面更换全港约3,000公里长的老化水管,减少因供水网络老化而流失的食水,预计2015年完工。
水务署预期每年水管爆裂及渗漏事故,会由2000年的高峰期24,970宗,下降至2015年约1万宗。而在2009/10年度,只有990宗的水管爆裂,而水管渗漏比率亦由2001年的25%,减至21%,预计完成更换及修复计划后,水管的渗漏比率会进一步下降至15%。
水务署当前在很多地区正进行水管修复工程,最新资料显示,截至今年9月,全港已修复及更换约1,380公里的水管,占整体的46%。虽然署方分阶段更换“老爷”水管,但港岛东区多个地点的水管更换及修复工程仍处于第2阶段,如西湾河、柴湾等区,部分地区如铜锣湾及北角情况更严重。
除港岛外,大埔区亦正进行水管修复工程,该工程于2008年开始,预计到2014年完成。水务署指出,为不影响路面交通,加上大埔区面积大,施工时间较长,而工程期间往往发现地底埋藏太多电线等,亦拖延工程进度。